序一 作者自述 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看到很多孩子的尸体被成片成片地从废墟中挖出来,我感到非常痛心,我为每一个生命的劫后余生感到庆幸,并开始认识到生命的巨大价值。意识到即使有再多的钱,如果活得没有价值,人生也没有什么幸福可言,更何况,生命如此脆弱,也是如此的短暂。 地震那年,我的儿子陈勇豪不满7岁。在3岁到7岁期间,他跟着奶奶在四川峨眉山市生活,是个实打实的留守儿童。在那期间,他挑食导致体质很弱,学习成绩也差…… 于是,我毅然关闭自己的企业,将生活重心从工作换到了儿子身上.我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以便晚上和周末能陪伴孩子,在2008年9月到2014年6月期间,我潜心研究教育,阅读教育书籍几千万字,只为了能给孩子我所能给的最好的教育,以此促进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了陪伴儿子,我谢绝了一切应酬,仅仅在儿子读高中的两年里,我陪他看了上千集电视剧,下棋数千盘,陪着他逛公园、旅游、参加儿童团体活动更是数百次有余,这些努力只为了让他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事业是父亲。 儿子在校完成三年半小学课程后在家上学一年,学完初中全部课程和高中主干课程,10岁进入高中,2014年,不满13岁的他参加了高考,最终考入东南大学,成为东南大学历史上最小大学生。儿子能轻松低龄的考入重点大学,这是有方法和策略的,我教育他的方法是弥补了当今应试教育的“重技能,轻能力”的不足,实行“自主学习,能力为先”的教育理念去大幅度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又加上周末和假期的“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获得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再通过博览群书激发远大理想与培养良好志趣而造就的,这种方法其实适合大多数孩子在儿童期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提前上大学,我谨希望能将方法分享出来,能使孩子们都学得轻松高效。 在大学期间,儿子学习努力、人际交往能力强、自理能力强。在大三的时候被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顾忠泽教授选上加入顶尖科研团队和硕士生们一起做课题研究。 儿子的成长过程令我惊喜也令我自豪,为了能让更多家长体验到这份快乐,我于2015年应众多家长的要求开办了陈信学堂,旨在提高6到12岁孩子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快乐高效地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以便他们在未来有好的发展,也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办学两年来,我的心灵被很多家长的舔犊之情所震撼:有孩子在中学阶段产生厌学情绪,爸爸妈妈不忍孩子失去学习的黄金时段,于是省吃俭用,从重庆送孩子来成都学习;有把自己从3岁到16岁的三个孩子都送来陈信学堂的银川教育家;也有企业家放弃深圳企业的经营,委托他人管理公司,亲自来成都陪11岁的孩子学习;还有上海开投资公司的企业家,把孩子独自放在成都学习,时常打飞的过来看11岁的孩子;更有把自己9岁的心头肉乖乖女独自留在成都生活学习的宁夏企业家;更有甚者,有从贵州遵义拿着成袋的有机食品,在每周周末都坐火车来成都看望10岁的女儿的伟大妈妈…… 我经常因为想到这些情况,晚上睡不着,就想着如果我能不受距离阻碍,帮助到那些家长就好了,家长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背井离乡而刻骨思念,家长们也不会为送孩子来成都上学舍弃很多利益,甚至还要忍受其他亲朋好友的不理解以及责难来成都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可以在充满温暖的家里快乐高效地学习。 《陈信教育宝典》就是这样一套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隔墙也打破了传统学校间的围墙,不管是体制内的孩子、在家上学的孩子或是全日制私塾的孩子都能用,有效帮助孩子们开发潜能,提高学习能力,让孩子们的童年变得轻松、快乐、高效! 希望《陈信教育宝典》能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希望中国儿童都被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未来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陈茂斌 2017年9月于成都
|